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•乌镇峰会开幕的日子日益临近,眼下,这片被互联网元素浸润的江南水乡已是各界瞩目的焦点。水墨乌镇的生活给八方宾客带来最新的感受是什么?也许形容词会很多,或许“智慧”是当下最热门的描述。
有多智慧?今天,就跟着小编去现场体验一番。
“请分类投放,谢谢使用!”在乌镇西栅景区门口,不少游客围着一个垃圾箱好奇地观望着。只见乌镇人小施刚刚将手靠近垃圾箱,投放口便自动开启,将垃圾投入箱内后,手一缩回,投放口便自动关闭。不需要碰到箱体,就可以实现垃圾投放。
小编了解到,这样的太阳能智能压缩垃圾箱在乌镇镇区就设有6个,它的顶部是太阳能板,提供“能量”。外部设有可回收垃圾、不可回收垃圾、电池投放口和烟蒂投放口。
“每个垃圾箱可以进行自我消毒和检测,我们都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到。”工作人员介绍,待垃圾装满后,可以通过对垃圾进行自动压缩提高承载能力,所以即使只有100L的垃圾箱,却可以承载它自身体积5倍的垃圾。
智能垃圾箱
更智能的体现是,这6个垃圾箱的地址和盛放量都显示在相关平台上,从而得以监测。换句话说,每个垃圾箱的数据会实时显示在乌镇管家联动中心的大屏上,如遇到故障或是被填满,这里都会收到提示信息。不用多久,以提示短信通知环卫工人这项功能也会实现。
据了解,通过对投掷门开关状态的监控和容量的监控,还可以根据趋势判断投掷频率较高的路段和时段,为清运规划提供数据依据,防止出现垃圾箱满溢等现象。
“智能垃圾箱”的投放使用仅仅是乌镇智慧生活的一个缩影,如今,“智慧”的生活已越来越渗透进乌镇人身边的方方面面。
傍晚6点,深秋的夜幕徐徐降下,乌镇镇区子夜路和虹桥路上的行道树次第亮起,240棵行道树上缠绕了110米的LED灯带,从树干一直蔓延到枝丫。
智能路灯和景观灯
130多个智慧景观灯也顺势来到了乌镇。以前的路灯和景观灯都要通过人工设定时间,而且颜色单一,甚至有些路灯破损了,不进行实地检查,很难发现。而现在,随时可以实现开关、调控明暗、变换颜色等功能。路灯检修员做起了“操盘手”,即使在家也能“远程监控”一切。打开APP,故障报警、电流监控……都一目了然。
智能窨井盖
智能空气监测设备
遇到故障可以自动报警的消防栓,无需通电也可以工作5年的烟感报警器,能检测自身倾斜度的窨井盖,实时显示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,以及从云端传来的无人机实时影像等应用,让我们见证了“互联网+”乌镇的逐渐成熟,也让我们看到了乌镇的无限可能。
都说来到乌镇,脚步也比其他地方要轻快,因为这里有成熟的智慧交通、智慧养老、智慧旅游……乌镇,包容了各行各业的尝试与创新,使外界得以“窥探”互联网改变生活的远景。
互联网基因已深深植入这座小镇,新奇又好玩的乌镇实践,让我们看到了智慧乌镇的魅力与想象力。
以前,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乌镇,未来,人们将通过乌镇了解互联网。
古镇深秋的暖阳里,让我们和地球村的人们一起,静候又一年的“乌镇时间”。